热泵烘干机是解决中药材烘干问题的好办法!
发布时间:
2021-10-08
热泵烘干机是解决中药材烘干问题的好办法!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振兴革命。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当中,一定要一以贯之地坚持绿色发展,做到思想上自觉,态度上坚决,政策上鲜明,行动上坚守,这是决定能否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关键。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的会议精神,深入的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全面深入加大化农村改革,落实强农惠农富农等各项政策,着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要聚焦深度贫困的地区以及特殊贫困的群体,落实脱贫攻坚重大举措,提高脱贫的质量,巩固扩大脱贫的成果。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务实粮食的生产能力与农业基础,突出优质、特色和绿色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特点,推动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巩固发展“三农”的持续向好形势。
热泵烘干机是解决中药材烘干问题的好办法
一、中药材调研
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生的药材。产生比较集中,栽培的技术、采收加工优势明显,以致其比其他地区的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
中药材的种类非常多,来源很是广泛,各种药材又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的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和它的应用范围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的,形成了不同内涵、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
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已有着很久的历史,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民族的繁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这些药材之中,植物性的药材占了大多数。
二、中药材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调研结果表明我国的中药材种植与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实地调研发现。1、中药材种植过程科技水平落后,种植方法原始,缺乏生产管理规范,所生产药材的品质均一是主要问题。2、对地道药材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地道药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实现最大化;3、在药材烘干加工的环节中,使用燃煤烘干,或是硫磺熏干等原始加工方式,导致药材被污染,药材中的含硫量常超标。
三、中药材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鉴于上述相关问题,为了促进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应该加大科技的投入,重点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种子种苗的提存复壮和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提高中药材品质的均一性;2)引进高效、低毒、无污染的杂草、病虫害防控技术,解决中药材中农残、重金属超标问题;3)制定中药材综合利用整体规划,开发低品质药材,开发提质增效新技术,杜绝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解决野生资源消耗速度过快等一系列问题;4)积极开发针对药农的技术培训,提升中药材栽培和加工过程的科技含量。
四、中药材烘干的影响因素
1、中药材的种类与性质---中药材也包括根、茎、叶、果实、种子、皮类等。中药材的外形、大小、厚薄、轻重、质地、成分等等因素都影响烘干的过程。
2、烘干温度---根据物料的不同,在保证烘干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高的烘干温度。以加快烘干速度。
3、湿度---物料不同湿度的含量大小。
4、热风介质的风速---烘干室内的热风介质速度和烘干速度、物料形式、物料的特性有关系。
5、烘干速度和烘干方法的选择---烘干应该控制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技术参数下进行。以保证物料在烘干的这个过程中药理成分的保持。
6、物料摆放方式---堆积厚度,摆放的方式会影响烘干的速度。要合理控制堆积的厚度,加大换热面积、通风量,这样可加快烘干速度。
7、不同品种混合烘干---原则上中药材烘干的时候要求单一品种进行,不能够多个品种混合在一起进行烘干。
8、二次烘干---一般是指在中药材进行加工前,对已经烘干的经过储存的原材料进行的二次烘干。
9.热泵烘干机烘干温度可达85度,解决了药材烘干需要高温的这个问题,加快了烘干速度。湿度可以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含水量来控制烘干房内的湿度,保证中药材才烘干达有利于储存水份。物料的摆放方式可以采用可移动的物料架以及物料金属托盘,烘干的时候直接将物料车推入烘干房中,物料的摆放厚度不能超过20mm,层间距离150mm,这是有利于药材有效烘干的距离。采用热泵烘干机药材烘干机,可针对不同的药材特性阿来设置不同的烘干时间、不一样的温度和不一样的湿度,是全自动控制的,不需要人工来翻动,有利于避免了传统使用燃煤烘干等原始加工方式造成的药材污染问题。环保、耗能低,操作起来很是简单,物料烘干后的品质好。
五、对于烘干的相关性介绍及方案
第一:热泵烘干设备采用烘干领域的标准化生产程序,可根据客户的需求量来控制烘干参数,操作起来更为简便。
第二:热泵烘干设备选用的材质是食品级,有着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而且容易清洗和维护。
第三:热泵烘干设备热惯性小,升温很迅速,发热率是很高的高,升温、降温速率快,在食品烘干进程中,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整,而且节能效果明显。
第四:热泵烘干设备在食品烘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被烘干物品的外型、色泽、物料等级都是一级的。
第五:标准、工艺、质量、产能化(简称四化标准)。
在物料烘干的方面我们要了解物料的初始含水率、脱水率、烘干后的含水率以及脱水量等这些参数,才能够准确、科学、合理地进行烘干系统设计和进行设备的选型。
物料烘干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通过提高空气的温度或增加空气的烘干程度,使得高温、烘干的空气流经物体表面,以达到降低物料自身水份含量的目的。
物料本身的湿度和水份含量对烘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热泵烘干的过程中,要根据物料的初始含水率、脱水率、脱水量、烘干度等这些数据来进行烘干系统的设计与确定主机的选型,科学选型设计后才能够更好、更快、更高效地达到物料烘干的目的,烘干成品的品质才会得到保障。
各参数之间存在换算关系。
初始含水率即物料烘干前的含水率,可以分为重量含水率和体积含水率,而重量含水率又分为含水率和相对含水率,水份重量与该材料完全烘干重量之比率称为“含水率”;与该材料湿重的比率称之为“相对含水率”。
物料的含水率指的是重量含水率,含水率用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就是物料的初始含水率(W,%),计算公式:W=(Gs-Ggo)Ggo×100%,W1=(Gs-Ggo)Gs×100%
其中:W——含水率;
W1——相对含水率;
Gs——物料本身重量;
Ggo——物料烘干后重量。
初始含水量指的是物料烘干前本身的含水量,就是相应重量下物料水份的含量,以木材来为例子,假如初始含水率为60%,千克木材的含水重量则为0.6千克。不同的物料它的初始含水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脱水率就是烘干过程中物料的脱水比例,由(烘干前重量-烘干后重量)/烘干前重量再乘以100%得出。
假设烘干前重量为1000千克,烘干后重量为600千克,该物料的脱水率则为40%。烘干后含水率可以理解为烘干度,也就是物料烘干完成后的含水率。脱水量指的是一批物料烘干完成后去除的水份总量,是热泵烘干机组选型需要参考的一组关键数据。
初始的含水率和脱水率、脱水量以及烘干度等这些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换算关系,已知某些参数就可以通过计算来得出所需要的其他参数,比如需要烘干的Y产品是1000kg,初始含水率为90%,烘干后含水率为15%,可以计算得出脱水量和脱水率:
脱水量=1000-1000×(1-90%)÷(1-15%)=1000-117.6=882.4kg
脱水率=脱水量÷初始含水量=882.4÷(1000×90%)=98%
需要注意的是初始含水率跟脱水率是不一样的,除非要求烘干后的含水率为0。所有物料烘干后都还有一定的含水率,以农产品来做例子,通常都有10%左右的含水率,有的更高。
六、脱水量是主机选型的重要依据
物料烘干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从物料中除去湿分的操作(湿分:水份或其他溶剂),提升保质期,方便储运以及其他工艺的需要。除去水份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烘干系统的设计与机组的选型。
在系统热负荷的计算过程中,湿物料需要排出多少水份,蒸发这些水份需要多少的热量,这些热量都是系统总热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烘干这个过程中,由于水份的蒸发,烘房内空气湿度越来越大,需要补进新风,并对湿空气进行强排,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热量,其热量的计算也需要根据脱水量来计算。
不同的排湿温度,空气中的含湿量是不一样的,物料脱水量是不变的,所以它的排湿时长也会受到影响,这个阶段消耗的热量自然会不一样。
空气源热泵烘干机可以将烘房的室温升高到50至85度(根据烘干物品的特性来设定),并且设备自带有排湿与除湿的功能,每小时设计排湿100kg至200kg等。如果烘干的药材湿度加大了,设备本身的排湿量不够用了,可以在烘干房上加装外置的排湿口,设备是全自动控制的,可设置时段,每个时段温湿度的控制都可以不同,可以设置烘干曲线图,烘干完毕后自动关机,设备热源是来自空气中的热量,不需要电加热、烧煤等消耗较大的燃料,只需要少量电来驱动,所以非常节能。
携手合作、共创共赢
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热泵烘干设备,中药材烘干
相关新闻